早前花了不少時間追看完《天龍八部2021》版,好看與否各花各眼,反正我是迷上了~~ 當中與劇集有關的幾首歌曲都能與劇集共鳴,以下這首片尾曲-渡我,寫的不再是武俠們武功蓋世及智仁勇俱備的表現,也不是刻意的情意綿綿,而是抒發內心的孤獨與渴求。詞曲配合歌手的演繹份外落寞哀愁,副歌部份則憤怨不甘,欲斷難斷。   渡我 (《天龍八部2021》電視劇片尾曲) – 楊坤 詞:陳曦 曲:董冬冬   這一世 任誰在笑我 不瘋魔不成活 眾生皆情山苦海過 一切皆有所得 前塵事 多情染濃墨 等它乾涸再着色 凡心皆 存千丘萬壑 借雨淚滂沱   *今生若有你渡我 這生死又如何 何懼讓我血化作江河 劍笑你多情刀碎夢 不過是江湖一頁薄 今生若有你渡我 棄富貴又如何 何問這對錯得失空色 若跨過輪迴尋因果 這命運奈我何    一生中 聲浪呼嘯過 唱和話音未落 若心事 皆可輕易説 世間再無情歌 一夢中 亂花飛絮落 轉眼秋色擦肩過 若情愛 皆手起刀落 浮生不值得 《天龍八部》中的主角喬峰是武俠小說裏典型的英雄人物,各方面都無比強大與光明正義。可是大半生卻被情左右,被情牽絆,因而令自己多番陷入困境,心底願望卻欲得而不得。最後更為了理想中的宋遼平等與和平,無私為民地獻上自己的性命去對主君作勸諫。   喬峰深受讀者喜愛的一大原因是其重情義的個性,特別是對阿朱的深情,讓人既仰慕,又痛惜。然而,亦因為他對情義的執念,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觸發其人生中種種「悲劇」。   作為一位步入中年的大叔,我對喬峰重家國、重朋黨之情先於自己及伴侶感受,大概只有敬重的份,他雖成長在自由放浪的丐幫,一生卻活在拘束之間。 對比起喬峰對眾生的偉大博愛,我倒認為《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在兒女私情上的「博愛」才更貼近現實生活。他對周芷若、趙敏、殷離、小昭這四位姑娘的感情其實都無不真摯,甚至都願意為任何一位犧牲自己性命,付出所有。他雖然對趙敏最有「愛」,但他對其餘三位的愛同樣也都堅定與深厚,分別只是他對她們的愛的組成部份不一樣罷了,至少我是這麼認為。   在愛情上,有人將「真愛」與「唯一」畫上等號,我反而冒出疑惑。「唯一」是只專情於一位伴侶,但「真愛」背後的意義,則不是以各種層面的數量來衡量。 或許是太多人喜歡理性地為「真愛」與「唯一」強行捆綁,結果,今天A是真愛、是唯一,吵了一架後,明天變了B 是真愛、是唯一,之後C, D, E……這種可笑與諷刺,一直在你我身邊不停重複上演。   如果你與你伴侶在愛情上是對方的「唯一」,但他/她的事業及朋友都比你更優先、更重要,在需要作出抉擇時,甚至將你的利益與感受押至最後,你會寧願愛上這樣的一個「喬峰」?還是那個甚麼都顧及你的利益與感受,願意為你犧牲與付出,但是多情而不落風流的「張無忌」呢?   究竟情是什麼?愛是什麼?誰比誰清楚?   「若情愛 皆手起刀落 浮生不值得」 PS: 以上為比喻,在愛情關係上我只喜歡女人。

Read More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牡丹亭》   出自靈魂深處的愛,是沒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心靈的觸動超越了一切外在條件的吸引與阻攔,只想對方幸福,只想給予對方幸福,最美亦最真,最根本亦最純粹。     讓你一往而深的情,一生又能遇上幾回?     累世縱緣深,浮生恍若夢,醒也罷,醉也罷,聚散匆匆,人間轉瞬… 如若你真的在乎對方,就別讓你現在的矜持,成為往後追憶中的惋惜。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至少,於心不悔。

Read More

本篇是與上一篇《思考「獨立思考」》呼應的文章: 「獨立思考」的重點不在「獨立」,也不在於主觀的「思考」,而是客觀的資訊。   我學習術數的初期,是寬頻技術還未成熟的年代,即是那個Nokia 與Motorola雄霸手機市場的年代,因此我的術數知識主要是來自當代與近代的術數書籍。由於當時的我非常渴求有關命運的知識,所以閱讀了相當大量的八字書籍,在閱讀高峰期的時候,我能清楚分辨一些書的某句或某個段落是抄襲自那一本書。這個有大量宗師面世的年代,這種互相「參考」的情況一點也不罕見,你若沒有自困在一兩派的學說,便會發現不少術數書的內容其實都是「參考」後左堆右砌而成,有些「市場策劃類」的術數師更會將某些原有的概念作小修小改後換上自家名號說成是自家出品,只要你閱讀得夠多,便會明白我所說的情況。   後來進入瓶頸期及全職工作後,我便只在閒時斷斷續續地閱讀相關文章,但由於一直無法找出突破口,無可奈何地在這個階段徘徊了好幾年,直至iPhone 4的出現。 雖然我曾經因工作關係賣過不少iPhone 3,但iPhone 4才是我第一部擁有的智能手機,而當時又剛好換上了既休閒又待遇良好的工作— 一份能在工作時間內看書及遊玩手機的工作,我便重拾起對八字學的衝勁。 為了取得突破,我重新翻閱了不少八字學的書籍,但這次我會細心搜索看來簡單的字詞的意思,並會去追查一些字句的出處。在4G流動寬頻的協助下,加上搜索引擎的進步,即使在上班途中沒有個人電腦,我仍很輕鬆地可以憑手機獲得大量以往沒有接觸過的知識,特別是一些表面與玄學無關,但有重大啟發性的關連知識。 於是我對術數系統追根溯源,開始閱讀明、清以前的文章。但越發掘得深,便越顛覆過往的既有認知,經過兩三年的摸索,最後綜合朝代背景、文章出處、中文字體的結構及一字多義的特性,我終於明白到現代某些術數固有框架及問題的起始原因。   學術過程拐了個大圈,讓我看見了自己的天真與愚昧,也讓我看見人性的陰暗面,所以我才特別著重資訊的真確性及完整度,到最後才會交托給容易受情緒與狀態影響的靈感,這亦是我反對沒甚麼社會經驗的人學習術數及投入宗教的原因。   這麼一大段開場白來鋪陳,只是想告訴你,你一直所認識的,你一直所相信的,你認為最不可能出錯的,往往就是核心問題所在。 「大器晚成」便是其中一個我以往在學術過程中發現問題的關連知識,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四字詞,現在通俗的理解大概是:「有大才能的人要經長期磨鍊,所以成就較晚」,多用於正面的比喻或鼓勵,這個方向的理解主要是來自天才中的天才王弼在《老子》(《道德經》)的注釋:「大器成天下,不持全別,故必晚成也。」   以上一切看來並無不妥,但如果結合整套《道德經》來看便會顯得格格不入,因為老子的哲學思想圍繞道法自然,並不強調人在社會中追求成就,「大器晚成」要如上所理解,除非《道德經》是孔子寫的。   要更適當地理解大器晚成的意義,我們可以參看字詞的出處—《道德經》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這段文章大概可以分成五個部份: 1. 「上士聞道…不笑不足以為道」– 不同程度(智慧)的人聞道後的反應。 2. 「故建言有之…夷道若纇」– 借用建言曾以不同角度去描述俗世中正面的「道」往往表裏相反。 3. 「上德若谷…質真若渝」– 以不同角度去描述俗世中正面的「德」往往也表裏相反。 4. 「大方無隅…大象無形」– 在十四章中有提到「聽之不聞名曰希」,無、晚、希、無,這四字當中只有「晚」被例外解釋為具有時間性的意義。 5. 「道隱無名…善貸且成」– 補充「道」。   無論以整章或是「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此句的脈落去看,晚字應有另一重意義,馬王堆帛書及郭店楚簡的《老子》版本,加上《說文解字》的解釋正好證實了這一點。(*在個人著作《天地有律》中關於先、後天八卦之謎的一文中,馬王堆帛書本亦起了極關鍵的作用。)   馬王堆帛書本:「大器晚成」書為「大器免成」   郭店楚簡:「大器晚成」書為「大器曼成」。據考究,古文中「曼」有「無」之義,當中《小爾雅》有清晰說明。   《說文解字》「晚,莫也 。」   從以上所見,可以合理地相信「晚」、「免」、「曼」實是三字間通假與音調的變奏,而當「晚」字在這個四字詞上不具有時間的意義時,所有建立在時間意義上的理解都只會是錯誤的。 不過最耐人尋味的是,即使有些人最終接受了晚的意思為莫、為免、為無,卻仍有不少人沒有察覺這一段的「大器」根本就不是在形容人或比喻人,竟仍將「大器晚/免/曼成」解釋為做人不必成大器、不必追求成大器之類的意思,這才是最讓人大惑不解…   適逢新版蝙蝠俠及奇異博士2於最近上畫,也來湊熱鬧搞個惡趣味,「大」方合照~~  

Read More

  停住了腳步,停不了腦激盪,疫情期間賦閒在家,有日在思考「獨立思考」時越發有趣,於是便到網上查看其他人的理解及相關探討。   我在搜索引擎上打上「獨立思考 意思」,不查尤自可,一查就…不得了,原來真的有分歧,而且分歧還相當多樣性。原以為只是自己無聊時的多想,結果卻搜出了一堆看不完的文章,當中學術性的論文不知凡幾。   我不是研究思考的專家,沒資格也沒本事談技術上的操作及深義,但見近年各種媒體經常去強調「獨立思考」的重要,自己也好像在術數文章中提及過,另作為術數業者,曾沉浸在風水命理資訊中廿多年,所以對「思考」這兩個字較為敏感,在此也來分享一下這個看來簡單的四字詞的看法。 撇開「獨立思考」在學術界的定義,「獨立思考」於坊間的潛台詞大概是「不要受別人的意見而影響自己的思考判斷」,也就是遇到問題、資訊時,要通過自己去思考分析,從而作出適當的判斷。 這一點應該是人類的本能吧,只要沒有腦毛病,便不應存在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分別只是孰優孰劣。如果去做一個民意調查,我相信沒有多少人會認為自己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只在於願不願意讓大腦多疲勞一點罷了。   那麼為什麼世界越來越強調獨立思考?真的有那麼多人不去獨立思考嗎? 大眾缺乏的不是「獨立思考」的能力,而是沒有覺知「獨立思考」是有前提條件的,而這個前提條件,卻足以擺弄絕大部份自以為很會獨立思考的聰明人。   在我來看,「獨立思考」的重點不在「獨立」,也不在於主觀的「思考」,而是客觀的資訊,因為「獨立思考」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做出正確的分析與判斷。 問題是,在資訊氾濫的現代,作為前提條件的資訊在未被弄清之前,所有的「獨立思考」都是帶有缺陷的,資訊越不完整,錯誤的機會便越高。這一點本就是明明白白的道理,但無論在時事政治、投資買賣、學術宗教也好,很多人卻自己強行或被誘導去作自以為是的獨立思考,結果反而成為被愚弄的一方。   在我學習術數的過程中,了解到獲取正確資訊與分辨資訊真偽的能力絕對先於思考方式,因為即使任你如何聰明高能,也不太可能在錯誤的算式中計算出正確答案。而那些選舉式的二擇一、三擇一的選擇題,不論是算式還是資訊來源是否正確,還是有大概率命中的可能,不過在計算過程的演示中,已足見各家仁智了。   大家也來動動腦筋獨立思考一下吧~ 請根據下面4點作出判斷: 1.這是一種水果; 2.這種水果的表面是紅色的; 3.這種水果的外型呈球形或扁球形; 4.這種水果成熟時期的果肉通常是又爽又甜,但不排除有時又會帶一點酸。     你想到是甚麼水果了嗎? 如果你已有確定某種水果的答案而你的人生還未碰過大壁,你若不是年紀太小,就是一生夠運了~  網上圖片:紅蘋果  網上圖片:車厘茄  網上圖片:車厘子  網上圖片:紅石榴  網上圖片:紅桑子  網上圖片:荔枝  網上圖片:蓮霧  網上圖片:杏李(恐龍蛋)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 看到這裏的有緣人,你應該已經了解到資訊的重要了,你所得到的資訊品質絕對會影響到你的分析與判斷,捨本逐末式的「獨立思考」只會被有心人利用,願清澈澄明的心與你我常在~

Read More

忘記了是甚麼時候,應該是在十多二十年前吧,當時第一次聽到王菲的《Do we really care?》時,我哭得淚流滿面,她具穿透力的聲音隨著歌詞形象化的描述起伏,一下一下的往心坎裏衝盪,我被感動得不能自已。   王菲有其獨特韻味的腔調,有幾首情歌我是十分喜歡的,雖然不是她的fans,也會偶爾去找她的歌來聽。最近的俄烏戰爭令我回想起這首歌,於是便嘗試在youtube 中尋找,正如預料,這是一首小眾的歌。   今日的我重聽,心仍痛,淚仍在,但已流不出來,換來是更多的無奈與唏噓。   俄烏戰爭,do we really care?  其實你care的是更惡劣的通脹影響你生活?或是你care股市下跌令你損失?還是你care中國會否攻打台灣? 有資深投資經驗的長輩一早提醒我要買入石油,但不知怎的,就是提不起勁,看著別人眼中的肥肉在眼前溜走,還是不覺得有甚麼需要可惜。人越大,便越發覺別人的care與自己的care分別越大。 “ Deep in my heart I ask myself, Do we really, really care? ”   在youtube 尋找《Do we really care?》時才發現,原來這首歌是有中文版本-《長大》,相信這首歌應該會有更多人認識,但我於此之前未曾聽過,剛好見到有人cover,便按入去聽聽。入去後始知是男聲翻唱,這位男歌手的聲線沉穩而滄桑,為這首歌帶來另一番味道,與我之後才聽回王菲原版的《長大》比較,不知是否因為我是男生及先入為主的緣故,我更喜歡這男聲cover版。   《Do we really care?》/《長大》的旋律雖然輕快,但歌詞内容訴說的卻是自己與別不同的眼光牽引出沉重的反思,《Do we really care?》略帶一點暗諷的意味,《長大》則相對坦率直接。   我跟很多人一樣,小時候很渴望自己快點長大,快點可以工作賺錢,快點可以離家獨立。出來社會工作一段時間後,卻發現世界充斥著利益鬥爭與愛恨情仇,為了權名利祿,不少人都願意付上任何代價去換取,沒有硝煙的戰爭原來一直在身邊複製及擴散,始知世界和平原來只是我這種沒「長大」的人的夢幻泡泡。   你又「長大」了嗎?   「我愛昨天那自我天地, 多麼粗糙,卻也多優美…」  

Read More

  情,這個字,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 道,這個字,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讀。   兩者的共通點是,看不見,摸不著,你卻知道是一種確實的存在。 而剛巧「情」、「道」都有大小程度之分,大情、大道;小情、小道,既遠又近,既近又遠;若隱若現,若即若離…   即使放得低,還是離不開。 「情」、「道」的不同程度透現著世間種種的感性與理性,交馳共濟有時,背離互戮亦有時,尤比陰陽。 七情、八道圍著轉,想著念著又一天,不費青春,費思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