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機先行給予警告,如閣下認為自己對《易》、對「一陰一陽之謂道」此句已有牢不可破的見解,下文必然衝擊你的固有立場,或可致你若狂若亂,詛咒本人。然而若然你能暫作第三身去重新審視,以下解讀或許能助你在易學上更進一境,祝各有緣人閱讀愉快! 有讀者來信質疑道機上一篇文章中對男女情愛的看法,提到「一陰一陽之謂道」方為真理,並指出基於一陰配一陽,所以一夫一妻才符合「道」、符合真理。 這裏要先感謝該位讀者的來信,因此才促成本文的誕生,今後也盼各讀者不吝來文分享個人意見,道機將盡可能給個說法。 現代人對「一陰一陽之謂道」有以上方式的理解,我相信也不在少數,因為表面上的意思似乎也是如此,特別是一些沒有深入了解「陰陽」,也沒有從文章出處及意義細究的人,很容易會被現代道德觀及坊間某種有特定傾向的解讀所左右。 道機在網上搜看了十數篇相關的文章及影片,可大都是一些虛無飄渺的概念,或許是作者/講者層次太高,我個人始終無法在當中領會些什麼,過目即忘。唯一比較令我深刻又驚訝的是,出現了「一陰又自生陰陽,一陽又自生陰陽」的理解來作為「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延伸解讀。道機不知道原出處來自哪裏,只見很多文章相互引用,相信是大家都認同這個觀點才會引用吧。不過假若都願意想深一層,便會發現這種說法明顯已進入「無限解讀模式」-即是什麼也能套進去作出解讀並自圓其說。 說起「無限解讀模式」,其實很多術數習者也曾墮入這個階段,我自己曾經如此,我有不少學生也曾經如此。這時會認為手持的理論看上去都很合理,可是到面對現實問題要正式運用時,又會感到束手綁腳。因為你會發覺無論怎樣切入,都似乎可行,但卻又似乎不可行,換句話說,即是不知從那裏開始,亦不知從那裏終止。 這種情況於學習易卦中尤為常見,結果到最後,什麼也解讀不了,有經驗的習者應該很清楚我説的這種狀況。 *行文至此,道機再次給予警告,如閣下認為自己對《易》、對「一陰一陽之謂道」此句已有牢不可破的見解,下文必然衝擊你的固有立場,或可致你若狂若亂,詛咒本人。然而若然你能暫作第三身去重新審視,以下解讀或許能助你在易學上更進一境,祝各有緣人閱讀愉快! 首先,要明白「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真正意義,必然要了解其出處。 「一陰一陽之謂道」出自《易傳•繫辭傳》(下稱《繫辭》)。《繫辭》大概出於孔子時期或其的前後,由於年代太久遠,著作的時代及作者已不可考。《繫辭》在現今流通的版本中並不統一,「一陰一陽之謂道」在《繫辭》中的出現位置會根據版本的不同而有所變更,但基本上都主要定位在第三、四、五章內,上下文的配搭亦會因為位置的更調而有所改變。 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道機不太肯定,我傾向認為是因為太多人奉「一陰一陽之謂道」此句為《繫辭》的本旨,某些人為了給此句一個看來更適當的周邊環境,結果造成了妹仔大過主人婆(喧賓奪主)的情況出現。 誰是主人婆? 「易」。記著!《易傳》談的主要內容從來都是「易」。 整篇《繫辭》的主脈都在說明「易」與易中卦、爻、辭的概念、關係、作用以及基本運作原理等,絕大部份篇幅都在於此。但不知何故,後世卻有人拿了當中的一句「一陰一陽之謂道」來解釋《道德經》中的「道」,從此便扭過來作為「道」的根本要領,形成了很多人對「道」、對「陰陽」有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 近代對「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理解都主要建基在東晉韓康伯的注及唐孔穎達的疏(兩者均易於網上尋得,在此不贅),但他們的注疏對道機來說其實比原句更玄幻,更難理解,而且他們的理解方向都是將此句抽出來獨立理解。此之所以,近代學者去理解「一陰一陽之謂道」此句,或此句的注或疏時,都有將此句與《繫辭》分割開來理解的傾向,究竟這些近代學者們有沒有去讀完通篇《繫辭》,便真的不得而知了。 道機的學問當然比不上韓康伯及孔穎達,但要解讀古典,需要的就不止於學問了。正如我上述,《繫辭》的主要內容是「易」,圍繞的便自然是與「易」有關的東西,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而《繫辭》作者的寫作目的明顯是為了讓別人多了解易,那便更不會東擴西擴來混亂主旨。 只要你撇開古典必然祕中有祕,再祕中藏祕的執念,回歸一個正常人應有的邏輯思維後便會發覺,無論什麼版本也好,在「一陰一陽之謂道」此句出現的前後章節都是與「易」有關的描述,你會想不明白為什麼這個「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道」會突然與「道德經」中的「道」扯上關係。況且,「道」字在《繫辭》中也出現過很多遍,為什麼就唯獨這個「道」是在解釋「道德經」中的「道」呢? 理解古典,要有返璞歸真的覺悟,當大家能夠拋開日久研學時積累的枷鎖,便自然會看得通透: 「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真正意義其實仍然是在說「易」,整句正正是在指出一陰一陽是「易的法則」、「易的本質」。 故此,「易」的卦、爻結構是由陰陽組成,亦離不開陰陽的變化。 當中的「一」,並不意指「一份」,而是指「一個部份」,這「一個部份」可以是爻,也可以是卦,所以即使是全陽爻或全陰爻的乾坤兩卦,都不過是「易」的「一個部份」而已。 正因為「易」中卦爻的陰陽變化及意義難以掌握,所以文中才有緊接下來的「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見仁見智的出處)出現。而又因為「易」可將萬事萬物歸納在其中,生活的大小事無不在「易」中,但大部分人又不知不覺,不懂得如何真正地運用,因此便有「*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這句尾隨。 (*百姓日用而不知: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百姓日用而不知?會有這個問題的,相信已經將「易」完全等於占卜了。大家必須要知道,占卜只是「易」的其中一個功能而已。) (^故君子之道鮮矣:君子是儒家做人的最高標準,但此處的「君子之道」並不是解做人的情操,需配合上文指出社會上出現見仁見智的差異來理解。此「君子之道」便應解為「易」的真正法則、最終法則。全句意譯為——所以「易」的真正法則的流傳極少。) 黑白,經常被拿來比喻陰陽,然而,中間還有不同程度的灰。 讀古典之難,是因為文中經常無主句、主語殘缺或省略等,《繫辭》的內容表面上是給初中階讀者認識「易」,但如果對「易」或術數知識基礎本身已不足或存在偏差的話,會很容易誤解文中的意思,這亦是其他術數習者在理解術數古著上普遍存在的問題。 節錄《天地有律》的一句: 「玄學之所以玄,除了玄在學問,更玄在人心。」 寫到這裏,相信一定有人有如夢初醒之感,如此文對你有幫助,當然歡迎你來信感謝我,但現今基層社會生活日益困難,如力能所及,更希望閣下能夠多分享有用的資源給有需要的人,是金錢也好、知識也好,不昧因果。 PS:回顧中國以千年計的歷史,一夫一妻制只是近百年的道德產物。而在形而上的玄學術數,陰陽無論在質與量上,都無時無刻在變化。即使在現實生活,陰陽的體現無論在有形或無形上,都不在於追求絕對的平衡,換而代之的是相對的平衡,可見於君臣、明暗、高低等。 歡迎引用本文,但請註明出處~

Read More

一年容易又立春,又是發表預測的時候,先來回顧上年的疫情。 2021頭三季基本上世界都能有效地控制疫情,直至最後一季變種病毒omicron的擴散,染疫人數再創新高。雖然染疫人數增加了,但多方數據顯示,病毒在變種後的殺傷力明顯大幅減弱。由於病毒傳染能力極高,難以斷絕,不少有關界別的學者預期,病毒極有可能長時間存於人類的生活中。

Read More

本來這篇文章也是不想寫的,畢竟術數門內技法各師各派,無謂惹起不必要的爭論,但不巧看見有人諷道機2018年出版的《天地有律》中對八運的理解,我便不得不澄清了。因為當年我寫八運與五黃的相關文章時,開首已特地埋下伏筆,清楚道明風水門內是有三元九運及二元八運的,怎知還是有人喜歡畫出腸的突兀。

Read More

**此篇章同時刊登於第282卷 (2020年12月號)網上玄學雜誌《新玄機》中。** 「如果教育真是他心底要實踐的最終抱負,道機祝願他一路順風,再創奇蹟,如果不是,正如我在上文所說,大運不就,耐不住而強出頭,面臨的將會是更大的困境。」-以上是我上一篇有關馬雲文章的最後數句。

Read More

「一地人民之快樂與否,可從其地的八字上窺探,香港在2019年將會進入新的大運,這個大運明顯是一個全新的景象,幸運是香港仍會受到各方關顧,然而無奈地,這個景象卻與快樂越走越遠… 」 上一篇文章道機借「快樂」來預視香港運程,既沒談政治,也沒談經濟,不過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如此保守的說法卻仍然刺激起某些人的神經,特意來郵警告道機不要「唱衰」香港。我這篇「食傷財官與快樂」的文章是在2019年4月1日公開發表的,當時還沒出現大型群眾運動,市面一切如常,事隔將近一年到現在才公開此事就是不想讓人認為我在嘩眾取寵。

Read More

**此篇章同時刊登於第259卷 (2019年1月號)網上玄學雜誌《新玄機》中。** 原本這篇文章是打算在十月時公開發表的,但還是想再看一看事件在沉澱下來後會不會再發酵,現今已是馬雲公布於盛年引退的消息將近三個月了,沒想到如此重大的事情,竟只牽起一陣子輿論,岀奇地快平息,見未再有特別的相關資訊流出,所以道機便再來寫寫個人對這位近年影響力極之巨大的人物的未來看法,同時也在印證本人四年前的推算!

Read More

**此篇章同時刊登於第255卷 (2018年9月號)網上玄學雜誌《新玄機》中。**   有關「真的有風水這回事嗎?」、「風水的效果有多大?」、「改了風水後真的能改變命運嗎?」等問題,自道機接觸風水命理等學問以來便經常被朋友、學生、客戶問個究竟。這類問題對一位風水師來說本應就是駕輕就熟,答案也是順理成章,賣花的不讚花香難道來跟你研究他的花該不該買?但這類問題卻曾經嚴重困擾我在玄學術數上的學習,並影響了我對術數世界及現實世界的看法,特別是各種術數的涉及範疇與功能,因為從表面看來,無論認同或否認,都有其矛盾對立的地方。

Read More

**此篇章同時刊登於第250卷 (2018年4月號)網上玄學雜誌《新玄機》中。** 現今市場上真正懂得「看相」的高手,通常是在人情世故上有豐富經驗與磨練的實戰家,對自我相術有嚴格要求的,會再對心理學如NLP(身心語言程式學)等進行深入的研究,絕非停留在論面相時看面相,論手相時便看手相的層次。中國相學的應用對他/她們來說只不過是一種輔助,實際作用甚至可以說是副之又副,其功能主要是在宣之於口時有所根據。

Read More

**此篇章同時刊登於第247卷 (2018年1月號)網上玄學雜誌《新玄機》中。**   上一篇提到特朗普很快會有影響世界的舉動後,以色列首都事件的表態及美國落實大幅減稅這兩件事在本月(12月2017年)間連環刺激各國政府神經,這邊廂聯合國既要牽制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發展,另一方面無可避免要在美國的牽動下再進一步制裁北韓。各國首長級互動之頻仍為近年所未見,而美國在受到聯合國的阻撓後迅即削減每年對聯合國的開支,不用任何推算也知道2018年將會是世界動盪的一年。

Read More